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嵌入式處理器在通信設備、消費電子、軍用電子等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而且對處理器的處理速度、功耗及工作溫度都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尤其在汽車電子、軍用電子等方面的應用。
Freescale公司的MlPC5200B是一款緊湊型、低功率的嵌入式處理器,與其他的嵌入式處理器相比具有獨特之處,能滿足上述的性能要求。MPC5200B集成有高性能的MPC603e內核,該內核采用超標量體系結構,能在400 MHz的頻率和一40~85℃的溫度范圍內處理速度為760 MIPS,105℃時以264 MHz(500 MIPS)運行,適用于更高溫度級別的環境。而且.MPC603e內核集成了一個高性能、雙精度的浮點單元(FPU),可加快與其他關鍵任務平行的復雜數學運算的速度。可為大多數視頻算法提供足夠的支持。此外,MPC5200B集成了豐富的外設接口[1],其強大的功能符合汽車電子系統開發的需求,為系統的開發提供了保證。
2系統的硬件設計
設計基于MPC5200B的嵌入式視頻處理系統,在硬件方面需要提供全面的通信、足夠的內存、調試功能以及測試顯示功能。根據設計,本系統主要由主處理器部分、視頻信號輸入部分、數據存儲部分、顯示部分、通信部分等組成,如圖1所示。
存儲單元部分的存儲器主要取決于微處理器的支持,MPC5200B支持的存儲器主要包括SDRAM,ROM,FLASH,SRAM等。容量的大小取決于內核映射、操作系統、文件系統等的大小。
視頻輸入部分,模擬視頻信號由差分電路輸入,通過AD轉換器AD9883A轉換成數字信號,再送到MPC5200進行處理。
通信接口部分電路包括:人-機接口和機-機接口,提供了1個Ethernet接口、1個RS 232接13、1個PCI接口、1個I2C接口等。
2.1存儲系統設計
MPC5200B具有兩組外部總線:SDRAM總線和Local Plus總線,SDRAM總線支持同步的單速率DRAM和雙速率DRAM,采用突發式讀取方式,提高了SDRAM總線的帶寬。SDRAM總線的時鐘頻率等于內部總線XLBus的時鐘頻率。而Local Plus總線一般可以和ROM,FLASH,SRAM及其他的外圍設備相連接。
2.1.1 MPC5200B與SDRAM的連接
MPC5200B內部自帶16 kB的SRAM,但需要擴展外部存儲器,通過SDRAM控制器與外部SDRAM相連接,SDRAM用于存儲系統所要處理的數據等。本系統采用兩片MICRON公司的MT48LCl6M16A2 SDRAM存儲器,MT48LCl6M16A2是3.3 V供電,支持自刷新模式,每8 192個SDRAM時鐘周期(64 ms)刷新一次,其容量為256 Mb,可配置為64 M×4 b,32 M×8 b,16 M×16 b.兩片SDRAM可構成16 M×32 b的外部SDRAM存儲器,連接原理圖如圖2所示。
SDRAM在上電100~200 μs后,必須由一個初始化進程來配置SDRAM的模式寄存器,模式寄存器的值決定著SDRAM的工作方式,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確定SDRAM的片選信號CS#的空間;
(2)根據SDRAM的參數和時鐘頻率計算存儲器、控制器寄存器的值;
(3)寫SDRAM的模式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
2.1.2 MPC5200B與FLASH的連接
FLASH采用的是AMD公司的AM29LV065D,容量是8 M×8 B,支持3.0~3.6 V的讀、擦除和編程操作,用于存儲系統的引導程序,與MPC5200B的連接原理圖如圖3所示。芯片AM29I。V065D是23根地址線和8根數據線,所以MPC5200B與AM29LV065D的連接可采用non MUXed模式。MPC5200B的Local Plus總線的高8位AD[31:24]作為數據線和FLASH的數據線相連接,而總線的低24位AD[23:0]作為地址總線與FLASH的地址線相連接。
FLASH是慢速設備,需要一些等待狀態,因此在每次Boot時,需要默認長的時間來啟動MPC5200B。長等待狀態為48個PCI Clocks(即727 ns,當Local Plus頻率為66 MHz時)。
2.2 通信接口的設計
通信接口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人-機、機-機之間的信息交互和數據的傳輸。主要設計包括以下幾點:
Ethernet收發器采用的是Intel公司的芯片LXT972A,與MPC5200B的以太網口控制器相連。RXCLK與TX CLK:接收和發送時鐘信號,由LXT972A提供,連接到MPC5200的以太網控制器端口。RXD[3:O],TXD[3:O]:分別為接收和發送信號,由MPC5200提供,連接到LXT972A的RXD和TXD 13。TX EN:發送使能信號。COL::沖突監測信號,驅動控制器的沖突監測輸入。
PCI接口控制器主要功能是實現主處理器與視頻輸入部分之間的數據傳輸。PCI的數據地址總線是復用的,均為MPC5200B的Local Plus總線的數據地址總線,而PCI的控制信號線是由MPC5200的PCI控制器提供的。
RS 232收發器采用的是MAXIM公司的MAX3232,與MPC5200B的UART口相連接。
2.3 與LCD控制器的接口設計
LCD控制器采用愛普生公司的液晶控制芯片S1D13806,S1D13806是高度集成的彩色LCD/CRT/TV圖像控制器,內部集成有1 280 kb的SDRAM,支持多CPU接13,S1D13806的體系結構滿足嵌入式系統的低電壓、低功耗的要求。S1D13806具有21條地址線和16條獨立的數據線,與Local Plus總線的連接方式可為混合模式,因為MPC5200B的總線為數據、地址線復用的,所以需要地址鎖存器來鎖存地址。連接示意圖如圖4所示。
MPC5200B有3個基本的復位信號,上電復位、內部/外部硬件復位和內部/外部軟件復位。
系統上電復位時間在上電后至少要保持35μs,這樣系統時鐘信號才能趨于一個穩定的狀態。而硬件和軟件復位信號要保持4 095個時鐘周期的低電平。
當外部硬件復位信號HRESET#有效時,內部復位邏輯捕捉到外部復位信號為低電平時,使內部硬件復位和軟件復位信號保持4 095個時鐘周期的低電平。而只有當外部硬件復位信號至少保持4個時鐘周期的有效電平后才能被確認為有效復位信號。MPC5200B的時鐘分配模塊(CDM)中的寄存器有軟件復位設置位,可通過微處理器來設置。當這個寄存器中的軟件復位位設置為0時,會引起外部和內部的軟件復位[1]。
3系統的BSP配置
硬件系統設計完成以后還要進行嵌入式系統的設計。VxWorks以其優越的性能被廣泛運用于各種嵌入式系統。
3.1 BSP的概述
3.1.1 BSP的功能
(1)初始化
CPU初始化 初始化CPU內部狀態寄存器、控制寄存器、高速緩存等。
目標機初始化 初始化控制芯片的寄存器(如BUS,DMA,DRAM)、I/O寄存器,為上層軟件系統提供硬件環境的支持。
系統資源初始化 初始化操作系統,為操作系統正常運行進行資源初始化。
(2)提供VxWorks訪問硬件的驅動程序和相關設備的初始化操作。
(3)集成了與硬件相關的軟件和部分硬件無關的軟件。
3.1.2 BSP的組成
BSP由頭文件、源文件、makefile文件和派生文件組成。
3.2調試過程
系統設計時采用Bootrom加VxWorks的方式,這種啟動形式有其獨特優點,如適應硬件、方便現場調試等。
本系統采用的調試工具是Wind River公司的調試軟件visionCLICK及仿真器Wind River ICE。具體步驟如下:
(1)連接好仿真器和目標板。主要是電源、串口、JTAG口。
(2)上電后,用仿真器的串口連接電腦的RS 232串口,打開超級終端,按下仿真器的復位鍵,在超級終端可看到仿真器的相關信息。主要看IP Address,主機(host)的IP的地址要和仿真器的IP地址在同一IP段,在超級終端可運行help命令,可看到各種命令,均可運行。運行"eth-setup"命令可更改仿真器的IP地址。
(3)打開 visionCLICK,新建工程,按照提示設置,主要有:configuration file,symbol file,download file和sourcepath,其他的選項默認,生成bootrom uncmp.ab和bootrom_unemp.bdx
(4)連接仿真器,下載,運行。提示無誤后,可觀察各窗口的寄存器,內存等單元的值,進行調試,如有錯誤,修改源代碼,重新開始編譯、下載,直到完全正確為止。
BootROM調試完后,把目標板的以太網口和主機的網口相連,BootROM會自動從網口引導,把編譯好的VxWorks加載到目標板,進行調試。全部完成后,把BootROM和VxWorks都固化到目標板上,以便脫機運行。
4結 語
系統的硬件設計完成后,在基于MPC5200B的嵌入式視頻處理系統的硬件基礎上,移植了嵌入式操作系統VxWorks,然后進行相關的驅動程序和應用程序的開發,并選擇相應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實現完整的嵌入式視頻處理系統。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滿足視頻信號處理的要求。隨著科技的發展,嵌入式計算機在消費電子、通信設備、工業控制和軍用電子等領域均有廣泛的應用,所以本系統的應用前景是非常廣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