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鄧志龍率教師團隊到訪粵嵌科技廣州科學城總部,雙方圍繞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需求、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新專業建設及校企協同育人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共同探索服務教育行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
01 聚焦教育行業,共育“技術+教育”復合型人才
此次訪問旨在推動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及新設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的高質量發展。作為以服務教育行業為核心、突出“+學前”特色的高校,該院致力于培養兼具系統性知識體系與工程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助力智慧校園、教育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粵嵌科技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物聯網、邊緣計算及智能硬件研發領域的領先技術,為雙方合作提供了堅實支撐。
校方團隊參觀了粵嵌科技的政企合作成果展區,仔細觀賞了技術發展歷程展示墻,并深入考察了AIoT智能研發成果展廳,從而對企業的“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生態布局有了更為全面且深刻的了解。粵嵌科技的研發總監鄭工著重介紹了公司在教育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中所進行的創新實踐,涵蓋了校園物聯網設備的巧妙部署、智慧教室系統的高度集成等一系列核心技術成果。
02 深化產教融合,共議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
座談會上,粵嵌科技總經理鄧人銘表示:“教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既懂技術又懂教育的復合型人才。粵嵌科技將開放真實項目庫與技術資源,助力學校構建‘硬件底層+軟件接口’的核心課程體系,強化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他特別提到,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可聚焦嵌入式系統開發、中間件技術等方向,為教育行業提供跨學科技術支撐。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鄧志龍強調:“校企協同育人是學院發展的核心戰略。我們希望通過項目驅動教學、分段遞進式實踐等模式,將產業需求深度融入教學。例如,在實驗室建設中,我們將遵循逆向設計原則,根據目標崗位技能需求配置軟硬件資源,確保學生從理論學習到工程應用的無縫銜接。”
03 共建新工科生態,助力教育行業升級
雙方就合作方向達成多項共識:
課程共建:優化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課程結構,推行“先硬件后軟件”邏輯,精簡冗余內容,增設中間件技術、嵌入式驅動開發等特色課程。
實驗室建設:分階段配置適配性設備,兼顧硬件開發(如PCB設計)與軟件調試(如驅動開發),打造“軟硬結合”的實踐平臺。
師資互培:通過企業專家入校授課、教師赴企實踐等機制,提升教師團隊的產業技術轉化能力。
項目協同:引入粵嵌科技在智慧校園、教育數據分析等領域的真實項目,推動學生參與全生命周期開發,縮短崗位適應周期。
此次交流為雙方后續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奠定基礎。未來,粵嵌科技與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將圍繞教育行業需求,共同構建“技術+教育”融合生態,為區域教育數字化升級與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
粵嵌科技成立于2005年,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耕物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業賦能。公司以“技術創新+教育服務”雙輪驅動模式,構建覆蓋政企合作、產教融合的生態體系,致力于推動教育與產業的協同發展。